返回網站

思維本體學專題講座:七天入定

2024年4月6日

主講:清涼月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們談一下七天入定的問題。

我們需要瞭解的是,七天能不能入定?如果七天能夠入定,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看到全國各地開辦過很多禪修班,舉行了很多禪七和佛七。大家都希望七天能夠入定,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在參加禪七和佛七的集中修行中,並沒有真正的入定。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今天,我們就詳細地談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瞭解七天入定的原理。我們說浪花就是海水,因為浪花是海水生成的,浪花含有海水的一切特徵。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是從思維根本狀態(如來藏)和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禪定)衍生、演變而來的。因此含有如來藏和禪定的一切特徵。很顯然,我們現在就具足一切入定的條件,因此我們能夠在短期內入定。如果我們現在不具有入定的條件,我們就沒法在短期內入定。因為我們必須去創造,而創造一件東西並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理論上明白,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含有如來藏和禪定的一切特徵,含有入定的一切條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條件,利用這些條件,這樣就能夠快速入定。

關於在短期內入定(七天入定),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佛教的歷史上和我們近代,當代,也有一些人,能夠在短期內入定,我們需要對他們這些入定經驗進行深入的認識。

首先要明白我們的實證一定要在潛意識的主導下進行,也就是我們要在潛意識的主導下實證。為什麼要在潛意識的主導下實證?這是由我們的實證目的決定的。我們的實證目的,是要證入禪定和如來藏,禪定和如來藏這些高級思維狀態都是潛意識專注狀態。也就是說,在禪定和如來藏中,我們的思維功能只有潛意識專注,而沒有其他的。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的有意識和潛意識,是從潛意識專注衍生演變而來的,是由潛意識專注分裂而成的。是怎樣分裂的?我們在思維本體學基礎理論裏已經瞭解到,是在選擇性思維的作用下,潛意識專注分裂為選擇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兩種思維功能。而我們的實證,是要把有意識思維和潛意識重新融合為同一種思維功能,也就是重新融合為潛意識專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證入禪定和如來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潛意識主導下進行,而不能在有意識思維主導下實證。為了在潛意識主導下進行實證,要認識和重視我們所具有的這種潛意識系統,這種潛意識系統(的作用)其實我們每個人平時都經歷過,都有豐富的經驗。舉例來說: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或者你在休息的時候,心中不由自主地說話,或者走神思考其他事情,這就是潛意識在活動。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經過一天的訓練,雖然我們嘴上不再念佛了,但是我們心中還在念,總覺得心中有一種聲音,還在不停地念佛,這就是潛意識系統在發揮作用。而我們的實證正是要讓這種潛意識系統發揮作用,這樣才能夠成功。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經常處於散亂中,這就導致潛意識系統處於散亂中。我們在靜下來的時候,總是不停地走神,心中胡思亂想,亂七八糟地思考,這種現象屬於潛意識散亂。我們需要經過實證,培養起另一種潛意識,也就是說有利於形成專注的潛意識,從而解決潛意識散亂問題,這樣我們就能證入禪定和如來藏,這是我們實證的根本任務。無論我們使用任何方法進行實證,我們都必須去完成這個任務,都必須建立起一套新的潛意識系統,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實證。

在平時實證中,經過訓練,使我們的實證方法形成潛意識。舉例來說:我們觀慢動作,我們就讓這種慢動作形成潛意識,即使我們不再觀了,但是在心中還能處於這種慢動作狀態。就像我們念佛一樣,即使我們嘴上不念了,但是心中還在處於念佛的狀態。同樣的,我們如果用觀心的方法,即使我們不怎麼觀了,也就是我們不專門的刻意的去觀了,但是心中還在自然而然地進行,自然而然地觀心,也就是自然而然地警覺念頭。

這就是我們在觀心過程中,剛開始的實證是有意識的觀心,經過實證的訓練讓它慢慢地變成一種潛意識的觀心。我們的念佛剛開始是有意識的念佛,我們要經過實證讓它慢慢地變成潛意識的念佛。我們安住於四念處的慢動作,剛開始是有意識的放慢動作,逐漸讓它變成潛意識的慢動作,潛意識處於緩慢的狀態。總之來說,我們無論使用任何一種方法,剛開始我們總是有意識地去做,我們一定要讓它變成一種潛意識行為。這樣就能把潛意識散亂改造過來,只要我們能夠把潛意識散亂改造過來,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功。

接著我們需要瞭解的是,要保持潛意識系統的持續的運作。潛意識系統形成之後,比如說你在念佛,你心中還在持續地念。這樣的潛意識行為形成之後,我們必須讓它持續地運作,而不被有意識思維打破。只要潛意識能夠持續運作、不被打破,潛意識就一定能夠深化為潛意識專注,這樣我們就能夠證入禪定和如來藏,這是潛意識專注形成的規律。

我們平時之所以無法形成潛意識專注,是因為潛意識總是被有意識思維打破,我們就處於當前這種散亂的狀態。為了能夠保持潛意識的連續運作、持續發展,我們就必須瞭解干擾潛意識持續運作的因素。

這些因素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身體,第二類是我們使用有意識思維的習慣,對於身體這方面的干擾我們往往認識不夠,其實身體對於我們潛意識的干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絕大多數人失敗的根本因素。我們絕大多數人總認為:打坐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端端正正的坐姿,要單盤、要雙盤等等,也就是說我們總是在這個相上用功,在姿勢上用功。

但是從實證的發展歷史來說,世界上第一個實證的人並不是這樣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樣的姿勢能夠證入那樣的狀態,他是在休息的狀態中去實證的,是自然而然進行實證的。因此他自然而然成功了,而這一點是最關鍵的。

因為我們的實證必須在潛意識的指導下進行,自然舒適是有利於潛意識發揮作用的。相反,如果我們努力地去保持一種姿勢,努力地去造作一種姿勢,這樣必然會處於一種有意識思維狀態。這種有意識必然打破潛意識,使潛意識無法持續運作,這樣就不可能成功。所以對於初學者,要注意在剛開始打坐的時候,要保持一個一般的姿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潛意識持續運作,才能獲得成功。我們還要注意一點,在我們保持一般坐姿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身體會暗示我們要調整。比如你剛坐在椅子上,坐一段時間之後,你覺得想挺直身體,也就是說潛意識這時候暗示你要挺直身體,那你就要跟隨潛意識,慢慢地挺直身體。當你端端正正地坐了一會兒之後,你感覺到腰酸了,你之所以能感到腰酸,這是潛意識在暗示你,在暗示你要調整姿勢,這時候我們要跟隨潛意識,慢慢的舒緩身體,繼續保持一種舒適的姿勢。

總之,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發掘潛意識的暗示,跟隨潛意識。跟隨潛意識調整身體,把身體調整到舒適的姿勢,要始終保持舒適,舒適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為只有在舒適的條件下,潛意識才能發揮作用。在調整身體的過程中,我們要牢牢地抓住一點,我們跟隨潛意識而不是指揮潛意識。潛意識是根本,我們要緊緊跟隨他、服從他,這是調整身體中最基本的原則。

另一方面我們要注意破除有意識思維的習慣。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總是在有意識思維主導下進行生活的,我們習慣於使用有意識思維,這種習慣必然會對潛意識造成干擾,使潛意識無法持續運作。所以我們要及時覺知有意識思維的干擾。比如,在實證中,你不斷的推測,這是什麼境界?我怎麼還沒有入定?是不是快入定了?等等,這些全部是有意識思維,我們要及時排除這些有意識思維。

在排除有意識思維的各種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瞌睡,打瞌睡是一種潛意識行為。瞌睡是有意識思維向潛意識思維轉化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要借助打瞌睡進行實證,借助打瞌睡我們就能高效的排除有意識思維,從而能夠安住於潛意識狀態。所以對於我們修行人來說,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兩方面的干擾因素,要解決身體問題,要借助打瞌睡進行實證,這樣潛意識就不會被干擾,就能夠持續運作,逐步深化為潛意識專注。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實證的流程,只要我們掌握了實證的流程,我們就知道該怎樣去操作。首先,第一步,我們要培養潛意識,培養有利於實證的潛意識。潛意識本來是存在的,是不需要培養的,只不過我們平時處於潛意識散亂狀態,所以,我們這時候要培養一種有利於實證的潛意識。比如說念佛、培養觀慢動作的習慣、培養警覺心、培養觀察念頭、警惕念頭的習慣,這個培養的過程要達到哪種程度?要達到自動運作的程度。也就是說,剛開始我們一切的實證都是有意識的進行的,漸漸的,我們讓它形成一種潛意識的實證,也就是無意識的實證。比如說,剛開始念佛你是有意識地念佛,要逐漸形成潛意識念佛,雖然不念了,但心中還在念;如果我們是訓練慢動作的,剛開始我們是有意識的處於一種慢動作狀態,慢慢的,讓它形成一種潛意識的慢動作狀態,也就是自動的慢動作,不需要我們專門去慢動作。如果你是練習書法的,通過書法去觀寫字入定的,剛開始你是有意識地寫,有意識的慢慢地寫,逐漸發展到心中自動在寫字,不需要專門去觀,它自動在寫字,也就是我們要把訓練的方法隨時隨地放在心裏,讓它形成在潛意識中自動運作,只有這樣潛意識才能發揮作用。

當心中這種潛意識系統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我們將進入第二步,就是跟隨它,緊緊的跟隨它。舉例來說,我們通過念佛,培養起心中的這種音聲系統,雖然嘴上不念了,但心中還在自動的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第一步任務也就完成了,我們培養潛意識這個任務也就完成了。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跟隨它”,就是聽這個念佛聲,靜靜地聽就行,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只要跟隨它就可以;如果我們是觀寫毛筆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緊緊地跟隨它,它怎樣寫我們就怎樣觀,也就是不加入我們任何的這種主觀意願;如果你是培養的警覺心,就自然地安住於警覺心,不需要專門的警覺,它自動去警覺。如果是觀水滴的滴落、樹葉的飄落,這時候就自然地安住於水滴的滴落、樹葉的飄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隨時排除有意識思維的干擾,只要我們能夠跟隨潛意識,潛意識就一定能夠逐步深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專注力將越來越強,這時候我們就融入了潛意識,也就融入於慢動作,安住於慢動作;融入了警覺心,安住於警覺心;融入了念佛,安住於念佛。心中沒有任何的其他的觀念,任何的雜念都無法加進來,我們和它完全融為一體,這樣就形成了潛意識專注。

形成潛意識專注之後,如果我們希望證入禪定中,我們就觀那個將動未動處,觀那個微細的地方,在細上下功夫。由於禪定是斬斷相續性思維的,我們觀將動未動處,將斬斷相續性思維。由於禪定中能夠觀微細,事物的微細現象,所以我們就觀微細,也就是與禪定中相應,這樣就證入禪定中了。

從實證流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要快速的成功,我們要設置具有吸引力的觀察對象,也就是我們感興趣的觀察對象,然後,在心中經常的這樣想。就相當於談戀愛的人一樣,心中都是他,茶裏、飯裏、行住坐臥都是它,一刻也放不下,只要你能達到這種程度,培養潛意識的這個階段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接下來我們就需要保持一個舒適的姿勢,在休息的狀態下,在似睡非睡的狀態下,默默地跟隨他,一步不離地跟隨他,而不加入任何的其他觀念。這樣就逐漸形成了高度專注的專注力,我們將融入這種潛意識的狀態,心中再也不會有其他的雜念,其他任何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快就證入了欲界定或者禪定。

這個過程其實並不是容易的,因為我們一般人習慣於使用有意識思維,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融入潛意識並和他保持一致,我們就必須擁有第三個要素,就是決心、信心和毅力。決心、信心和毅力是潛意識發揮作用的基礎,我們在基礎理論裏面談潛意識的時候,談到過這一點。這裏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信心是建立在對原理的認識上,而並不是建立盲目的信,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潛意識的運作規律,這樣我們才能夠安住於潛意識,使之逐漸地深化。

同時我們要瞭解,當前這種思維狀態是一種相續性思維,這種相續性思維有“動”與“靜”兩種狀態,它容易產生靜極生動,在靜極生動的時候容易形成散亂。所以在實證中,在最關鍵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堅強的毅力去進行,只有堅強的毅力我們才能獲得最終的突破。所以在實證中,當靜極生動剛剛產生的時候,我們要立刻發現,然後及時解決,只要我們能夠做到這第三點,潛意識就能持續的發展,穩定的突破。

總之,我們要瞭解短期突破最基本的原理,瞭解基本原理之後,我們就能夠培養起高度的信心,培養起堅定的意志,然後去完成實證。

接下來我們總結一下:

第一條,我們要明白,我們的實證是在潛意識主導下進行實證的,因此我們要努力培養有利於實證的新的潛意識,這個新是新舊的新。

第二條,就是要保持舒適的姿勢,這樣潛意識就能發揮作用。同時我們要借助打瞌睡進行實證,因為打瞌睡這有利於排除有意識思維,能夠使潛意識持續運作。

第三條,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堅定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以上三條是我們短期入定所必須具備的,如果任何一條做不到,我們就不可能在短期內入定。

我們要掌握實證的流程,要在平時生活中,找到你喜歡的觀察對象,按照實證的要求,加強訓練。在平時生活中訓練,比如說七天入定,那麼這幾天時間,白天你就必須是無時不刻不在修行中。

比如說你念佛,你就要延長念佛時間,無時不刻不在念佛;你在觀慢動作,最終就始終安住於慢動作,無論行住坐臥,都要安住於慢動作;如果你設置的觀察對象是寫毛筆字,你就隨時處於觀想的狀態,要麼你真正地在寫毛筆字,要麼你就在觀想寫毛筆字,無論做什麼心中都在這樣寫毛筆字,也就是始終在努力培養這個潛意識。只要你始終在努力的這樣培養,不間斷的這樣培養,這七天時間內,你一定能夠陪養起潛意識系統,也就能達到哪種程度?達到你不去專門的去觀想,心中在自動的實證,自動在寫毛筆字、自動在念佛、自動在培養警覺心、自動處於慢動作狀態,它完全是自動化的。只有達到這種程度,潛意識系統才能夠真正開始運作。如果潛意識系統沒有自動運作,那你的實證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我們必須這樣在潛意識主導下進行,絕不可能依靠有意識思維去實證。

所以我們最關鍵的是第一步,要培養起這種潛意識系統,要使它能夠自動運作。當這個系統形成了,實證才真正開始,這個系統如果沒有形成,實證是無法進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完成第一步。完成第一步之後,我們就要跟隨它、融入它,它就會自動的深化為潛意識專注,這樣我們就證入了禪定或者欲界定。

修行就是這樣簡單,只要你能夠培養起潛意識系統,只要你能夠跟隨它、聽從它、服從它,它就能夠深化、就能夠證入禪定或者欲界定、就能夠在短期內、在七天時間內證入禪定或者欲界定。

以上我們談的這些要點、原理,只要你能夠牢牢的掌握,真正的去執行,七天入定是一定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