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聚則有”,是說作為物質,在它向下的發展過程中,是選擇性思維處於一個執著力非常強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它會形成物質的形態學特徵。“有”代表什麼?物質的形態學的特徵。物質形態學特徵表現的非常的顯著,也就是物質完成了有與無的一個轉化,無中生有。
“其散則靈”,是向更高層次,向上發展。這句話揭示的是一個是向上的發展。向上發展,這種“散”不是代表物質完全崩解,是代表我們證入較高層次的時候,我們就不再去執著於個體,不去側重於個體。選擇性思維向下強化時有一個很顯著的個性的作用。在較高狀態的時候,雖然仍然是選擇性思維,但是它有一個自由的發展狀態,也就是執著心不是非常強,所以它不會特別的在意個體,執著於個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比較接近於普遍性留意那種狀態,但還不是普遍性留意。
其實到這種狀態已經是非常高了,所以到這種狀態之後,我們會體驗到一種靈。靈思維方面代表什麼?一種靈的狀態。它體現執著心不是非常強的一種靈動,是高級的那種心理體驗,同時在物質方面,它代表物質的從有到無的一個變化。思維代表靈,也就在物質方面,我們不再去體驗個體的形態。這一點,事實上是在物質的有與無方面,它涉及到的神通變化的能力。也就是說,在物質有與無這個地方,怎麼樣形成有?在這個地方,你執著心只需要去體驗形態學,只需神通變化能力,也就是說,在物質有與無這個地方,怎麼樣形成有?
在這個地方,執著心只需要去體驗形態學,只需要去體驗普通人所體驗的形態學,那麼很快的就能像孫悟空一樣變出一個蘋果,心想事成。那麼只要你不去體驗它,就是說你的思維完全不執著於一點,然後形成一個接近於普遍性留意,但它還不是普遍性留意,仍然是選擇性思維的一種自由的狀態就可以擁有這種能力。因為在高級狀態選擇性思維剛剛生成的時候,是非常自由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形成這樣的一個表現。那麼這種表現是選擇性思維的自由活動狀態,它和單純普遍性留意的專注是不一樣的。單純的一個普遍性專注,它是如來藏的一個能力,那麼在這裏並不代表如來藏的能力。
所以在這裏我們要明白這個代表的是物質的一個演變,有與無的一個變化,也就是我們真正想掌握宏觀物質的時候,那麼你必須掌握物質產生和消失的這個介面。這個消失指的是宏觀的形態學的消失,並不代表物質方面完全消失。因為物質它是源自如來藏,是如來藏的一種能力,那麼心物是一體的,任何物質都有思維的功能,任何思維都有物質的功能,所以你是不可能摧毀它的。所以這裏代表的是常規的天眼所能見的物質的具體的形態學。其散代表就是不呈現為具體的形態學,這一點倒是和我們現在所學的量子力學所觀察的結果,有非常近似的地方,就是在量子狀態下可以呈現出有或者無,跟選擇性注意還是普遍性留意哪個占主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