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持萬遍,其理自明

“誦持萬遍,其理自明”,就是我們讀的多了,自然道理就明白了。因為古人的實證都是一個經驗的堆集,經驗學的一個過程。所以說對這些經驗,只能通過一些比喻,通過比較強調的一些語氣,哪些是強調的,哪些是否定的,然後他直接跟你這樣去講。那麼這時候背後的理論往往不容易掌握,不容易掌握怎麼辦?那就多去體驗,誦持萬遍,其理自明。這裏的誦持萬遍,我們一定要明白一點,誦持是和實證結合的。如果你沒有任何實證功夫,你讀一千遍也不起作用的,根本就不起作用的。因為你理解不了,可能會把它讀歪的。所以這裏一定要瞭解,誦持萬遍是要和實證緊密結合的,不單單是依靠讀的。

對於我們來說,古人的這些經驗,如果我們從理論上精准的掌握,對我們的實證就有很大的幫助,就可以通過古人的經驗,掌握實證的精髓。因此這個過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宜多讀並結合實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古人經典的學習,一定要牢記一點,就一方面多讀,另一方面和實證緊密結合。讀的過程中,不需要現在就去理解,一定不要去迫切的去思考理解,你只需要結合實證就行。因為你讀的比較多,讀的非常熟,那麼在實證中,你潛意識到那種狀態,實證到那種功夫,然後就豁然開朗,一下就明白。

第二,忌已知推測未知。

如果在實證過程中,功夫沒到的時候,你感覺到你在讀的過程中突然明白了,那都是曲解。所以說,千萬不要在功夫不到的時候,去滿足於自己對那種知識的一種認識。一定要瞭解,我們人類學習知識的時候,是通過兩種方式去學習的,一種方式是通過邏輯思維學習,另一種是通過潛意識學習。通過邏輯思維去學習,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習慣於通過已知的東西去推測未知的東西。在這裏它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已知的東西一定是正確的,這樣才能去推測未知的東西。而恰恰在這個地方出現了問題,因為我們現在處於低級狀態,我們所已知的那些東西,我們所已知的這些知識是有問題的。當我們通過這些有問題的東西,去推測那些問題的時候,就一定會出現問題。所以說我們在讀經典的時候,一定要掌握一點,就是不求甚解,你只需要讀就行,千萬不要去理解,不要邊讀邊想,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這樣?一定要瞭解,我們現在的思維,我們現在的知識掌握,是通過現在這種低級狀態的已知去推導未知,這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第三,不求甚解,交給潛意識。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只要讀就行,然後結合實證,把對那種理論的一個理解,把對古人經驗的理解交給潛意識,潛意識會一下子豁然貫通的。因為這些東西是描述微觀物質的,是描述潛意識的,對潛意識的描述必須由潛意識來決定。所以這是我們在學古人經驗的時候,要牢記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