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定、禪定和如來藏

清涼月老師

· 正知正見

一、正禪定和外道定

 

什麼是禪定?
        按照“念頭活動現象”,我們把“思維衍生狀態”分為“相續性和非相續性”兩種次級思維狀態。在“相續性思維狀態”,念頭之間沒有距離;與之相反,在“非相續性思維狀態”,念頭之間有距離。“非相續性思維狀態”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佛家經典裡又稱之為“禪定”。

        證入禪定的兩種路徑

        在實證中,“非相續性思維狀態”我們通常通過兩種路徑證入:
        第一種路徑:當我們從“思維根本狀態”進入“思維衍生狀態”時,我們會首先進入一種特殊的“非相續性思維狀態”。在這種狀態我們會發現成對出現的自生自滅的念頭,前一對念頭和後一對之間有距離。“念頭自生自滅”是“思維本體”的一個顯著標誌,住于“思維本體”時我們是不會加入任何主觀觀念的,此時念頭之間的距離完全是自動出現的。

        第二種路徑:我們從當前這種低級思維狀態向高級思維狀態實證時,有時候我們會加入一些觀念,使那些和具體人事物結合的思維內容不發生作用,這樣我們也能進入非相續性思維狀態。

        以上兩種情況的區別在於是否加入主觀觀念,為了使人們能夠正確認識以上兩種“非相續性思維狀態”,中國傳統文化佛家經典把第一種情況稱之為“正禪定”,把第二種情況稱之為“外道禪定(外道定)”。
        這裡之所以稱之為“外”,是因為我們當前思維狀態由“思維本體(觀察者)”和“思維內容(觀察物件)”構成,“思維本體”我們通常用“我”來表述,與之對立的“思維內容(觀察物件)”自然就是“外”了。很顯然,這裡的“外”並沒有任何貶義,更不是貶低,它僅僅是揭示了“外道定”仍然是住于“思維內容”這一本質。

broken image

 

二、如來藏和入定的根本差別

 

        一切入定,都是控制念頭的。定中思維狀態還是相續性的,如果不控制念頭,任由這個念頭發展,馬上就發起作用。他一直在斬斷念頭,一出現想,他馬上就用非想,我不想,他就在斬斷念頭上下功夫。不想也是一個念頭,過一段時間,他又覺著這個也不行,也就是非非想,他就又急著破這個非想,就不斷的這樣用功。無論他怎樣用功,他始終沒有那個介面,沒有那個心動,體驗不到那個執著。因為他處於執著中,所以他體驗不到執著。這就是一般禪定中,是自動退失的。

        而那個如來藏狀態的人,他不是這樣,他還必須去想辦法,讓這個心能夠發起作用,發起現行,但事實上這個還是極難的。他需要費很大很大的努力才行,所以他是發不起,所以他能夠常住。第一點,他對一切就是完全的大慈悲,沒有任何的喜厭心。第二點,在這種狀態下,是能所雙亡的境界。對一切境界都是一體的,法身一體,幻化空身即法身,能所雙亡,都是一體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你的身體,他不存在這樣的分別,也就是不退轉。

        如來藏狀態和一般定中人不一樣,這就是佛教的偉大之處,他能達到這種境界,一點不退轉的境界。人們說的寵辱不驚,指一般人能夠容忍,建立在忍的功夫上。佛教就沒“忍”這回事,一切境界都處於一個恒定的狀態。

        這就是非常不得了的,所有實證的人,沒法解決的問題,佛教就把它解決了,這就是佛教的根本所在。佛教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根本的話,那就不叫佛教。外道功夫都是很高的,神通啊,禪定都是非常不得了的,過去的修行人,可以說是非常精進的,但他們就是沒解決那個問題,所以在這方面,可以說差得很遠,是一種本質的差別。

        佛教的根本意義,在於解決了常住的問題,常住真心、常樂我淨, 解決一個這樣的問題。

 

三、欲界定和禪定觀法的區別

 

        禪定是在念頭的斷裂處下功夫的,欲界定是念頭的相續性沒有斷裂,這是二者本質的不同。如果從物質的境界來說,欲界定觀的是整體,在美好、光明這些感覺上下功夫,一種體驗感覺。而禪定是一種專注,專注於微觀,二者不同。如果你要是觀專注的話,你將不可能證入欲界定。如果你僅僅體驗那種清靜、清明、光明、美好,你不可能入禪定,二者的不同之處是在這裡。所以要根據不同的目的,實證目的去選擇實證的方法。

        欲界定如果從物質上證,是觀整體,體驗美好,而禪定是觀微觀。所以,欲界定能體驗到境界的美好,比如將來你到欲界定這個地方開天目,你看到這些境界的時候,你覺得非常非常的美好,就像現在你看到這個山河大地,或者你看到窗戶外面樹林的時候,在現在這個狀態看的時候,你僅僅只是一般的平常人的這種感覺,而同樣的境界,你用欲界定的天眼去看的話,它是非常非常的美好,雖然還是這些境界,但清晰度、美好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它(欲界定)的距離的改變,像(禪定中的)微觀的狀態你根本就沒法去體驗,你是沒法觀它微觀的,所以這就是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們這種狀態的區別。

        禪定的時候,你將體驗到,比如說樹的某一個樹葉,或者樹皮非常微細的紋理,每一棵樹都拉得非常的近,也就是說你觀的是微觀,這時候你反而沒有那種美好的體驗,你觀微觀的時候能夠安住於這種狀態。欲界定你體驗到美好的時候,反而不能安住,要麼是外因破壞你,要麼就是你感覺到很高興、驚喜,驚喜之後這種境界馬上就喪失。這就是欲界定和禪定它們的區別,這是從物質的角度去談。

        從思維的角度去談,欲界定這個地方,思維的相續性沒有完全被斬斷,只不過你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你是住于體驗那種清明、美好,體驗這種境界,住于這種相續性思維。但是禪定這個地方,思維的相續性就完全被斬斷了。這就是思維的角度,它們有一定的區別。

 

四、思維本體與欲界定

 

        思維本體這個地方你可以把它稱為欲界定的層次,因為心物是一體的。與住于思維本體這個狀態對應的物質狀態,就是身體的覺受沒有。住于思維本體的時候,是根本體驗不到任何物質狀態的,僅僅只是思維,僅僅只是當下的思維的情況,念頭的自生自滅,你只能體驗到這種境界。不可能在這個地方你又去開天目呀,看別的什麼天道的境界。你一邊看天道的境界,還能體驗到念頭自生自滅,這個根本是不可能的,沒有這種情況的。也就是這個時候,你完全住于思維狀態,念頭自生自滅。

        這裡從身體上來說,身體的覺受基本就沒有了,基本就消失了,但是又不像未到地定,那個地方(身空)非常徹底的,這個地方還比較容易打破這個境界,這是身體上的。心上,它就是僅僅只有念頭的生滅,它不會隨著任何念頭走,不會加入個人觀念,而且這個念頭它是自生自滅的,沒有加入任何觀念,這就是這個狀態的特徵。

        所以說,住于思維本體狀態,你可以和它相似的對應的說是欲界定,但它並不屬於咱們平時說的欲界定,不是一回事的。

 

五、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判斷標準

         回歸“思維根本狀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由於我們並不真正瞭解“思維根本狀態”的具體情況,更沒有對“思維根本狀態”進行直接體驗,同時由於在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實證過程中有很多美好的境界,這些境界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因此很容易把這些境界誤認為是“思維根本狀態”,導致我們最終停留在路途風光,而無法到達目的地。為了防止出現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掌握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判斷標準。

        是否已經回歸“思維根本狀態”,按照進入和退出“思維根本狀態”以及“思維根本狀態”自身的情況,其判斷標準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  在證入“思維根本狀態”之前的思維狀況

        在證入“思維根本狀態”之前,你處於什麼狀態?這一點客觀決定了你能不能真正回歸“思維根本狀態”。我們只有住于“思維本體”,才能通過打破“我執”,回歸“思維根本狀態”,因此住于“思維本體”是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前提條件,也是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一個判斷標準。(詳見第一節《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前提》)

        2、安住“思維根本狀態”(“思維根本狀態”的特徵)

        (詳見下文“思維根本狀態”的特徵)

        3、進入“思維衍生狀態(退出‘思維根本狀態’)”時的情況(介面情況)
        A) 心動:從“思維根本狀態”進入“思維衍生狀態”,一定會突然產生一種心力,這種心力具有以下幾個特徵:(參閱第二章第五節“思維狀態與心力”)
        B) 對立分別念的產生:“心動”後將出現成對成對的分別對立念頭,這些念頭的產生和發展分別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在“執著心力”突然升起後,念頭緊接著就“從無到有”的產生;雖然是緊接著產生,但畢竟有一個時間差,不過極其短暫;
        二、第一對念頭一定是“我”與“他”;而且第一對念頭中的第一個念頭一定是“我”,而不是“他”;
        三、第一對念頭和以後各對念頭相比:第一對念頭的第一個念頭“我”產生後,有一個短暫的時間差,然後才產生第二個念頭“他”,但以後其他各對念頭中的前一個念頭和後一個念頭之間幾乎沒有時間差,二者緊緊相伴而生;此外,在不斷產生的各對念頭中,前一對念頭和後一對念頭之間的時間差會越來越短,前後銜接越來越緊密;為什麼念頭之間會出現這種前鬆後緊的情況呢?這是因為“執著心力”有一個逐漸加重的演變過程,“念頭”是建立在“執著心力”的基礎上,因此隨著“執著心力”的逐漸加重,“念頭”會越來越緊密,越來越繁亂。
        四、這些“念頭”剛開始並不和具體的人、事、物結合在一起,而是呈現為抽象化、概念化的念頭,比如:喜歡與厭惡等;
        五、任何一對念頭中的兩個念頭一定是相反的,這些念頭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決不可能單獨出現;
        六、每對念頭的前一個念頭一定是和“思維根本狀態”相應的,後一個念頭一定是背離“思維根本狀態”的;如果用心力方向來描述,前一個念頭的心力方向是指向“思維根本狀態”的,後一個念頭的心力方向是背離“思維根本狀態”的;這種“心力方向”方面的基本規律在任何一對念頭都是如此,決不會次序顛倒;
        為什麼每對念頭中的前一個念頭在心力方向上一定是指向“思維根本狀態”的呢?這是我們希望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一種本能表現,是一種自發行為,這種自發行為尤其表現為在“執著心力”剛產生的時候,在我們剛進入“思維衍生狀態”的時候,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希望馬上重新回歸“思維根本狀態”。正是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每對念頭中總是先產生與“思維根本狀態”相應的能夠引導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念頭;但由於此時“執著心力”已經形成,因此“執著心力”能夠立刻發揮作用,形成相反的力量、相反的念頭,從而打破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過程,使我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一次次努力皆以失敗而告終,最後不得不進入現在這種思維狀態;
        七、前一對念頭和後一對念頭之間沒有任何因果關係,沒有相續性;
        八、這些念頭自生自滅,不需要加入任何排除念頭的觀念;

        C) 心境

        進入思維衍生狀態,你將具有以下心境:

        一、你將發現“我”這個念頭,知道原來人們常說的“我”其實只是一個念頭,而真正的我(思維根本狀態)是“無我”的,是沒有“我”這個念頭,沒有“我”這種觀念的;“我”僅僅代表一種心力,和“喜歡”與“厭惡”等觀念一樣都是某種心力的描述。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真正的“無私無我”只有“思維根本狀態”才完全具有,而在“思維衍生狀態”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這種“無私無我”的願望其實是我們希望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潛意識行為。

        我們平時有很多“希望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潛意識行為,這些行為主要有:追求快樂、追求真相、渴望人人能夠“無私無我”、不斷尋找能夠引起專注的事物……,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潛意識行為進行實證,並最終解決這些問題、達到這些目的,回歸“思維根本狀態”。
        二、你將發現原來人人都有“思維根本狀態”,即使不實證的人,甚至傻子也同樣具有“思維根本狀態”;所謂的實證無非是發現自己也具有人人都有的東西,僅此而已,因此你將產生深深的失落感;這種失落感的根本原因在於剛開始實證的時候你是滿懷希望的,希望證到不曾有過的狀態,但實證的結果卻是發現這種狀態本來就有,即使不實證也照樣有,而且是人人都有,這就未免會出現失落感,這是一種失去希望的失落感,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將甚至會覺得自己很可笑、很可悲,因為在實證中你付出了極大的艱辛和努力,但結果卻發現社會上一般人根本不需要實證也照樣具有自己證得的結果,這是很可悲的。
        三、宣傳的主動性有所改變:剛接觸“思維本體學”,或者在實證沒有獲得根本突破前,每個人都會積極地向別人宣傳,讓別人學習思維本體學,因為你認為大家處在各種痛苦中,需要通過學習思維本體學來解決這些痛苦;但在實證突破後,你發現人人都有“思維根本狀態”,即使不學習思維本體學也照樣有,所謂的“宣傳活動”其實是沒有什麼根本意義的,因此你會在一段時間內完全失去宣傳的主動性,完全放棄宣傳。上面這種心理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但以後經過思考,你認為社會上一般人雖然也有“思維根本狀態”,但他們畢竟沒有發現自己也有“思維根本狀態”,因此他們仍然處在各種痛苦中,所以還需要向他們宣傳,引導他們學習思維本體學,讓他們也有機會擺脫身心方面的各種痛苦。但這時候的宣傳在主動性方面不很強,你尤其不會主動向正在體驗各種“快樂”的人進行宣傳,你會重點向處在痛苦中的人宣傳,但如果人家不願意學習,你也絲毫不會勉強,絲毫不會生氣的,因為你知道現在這種思維狀態是“思維根本狀態”衍生演變而來的,就像浪花是海水衍生演變而成的,是海水的自由應用狀態。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各種功能相對于其他思維狀態而言,其實是特異功能,因為其他思維狀態沒有這些功能,比如:在“思維根本狀態”,你將失去“生氣”這種功能,對處於“思維根本狀態”的你來說,能“生氣”的確是一種特異功能,因此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各種功能,只要能夠自主應用、自由脫離,那麼這種功能確實是很美好的。

        此外社會上所有人其實都在努力回歸“思維根本狀態”,因為大家都有“選擇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這兩種思維功能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融合為一種思維功能,形成“選擇性專注”,進入“高級思維狀態”甚至“思維根本狀態”,因此社會上沒有學習思維本體學的人其實是在潛意識引導下進行實證,而我們學習思維本體學的人無非是主動進行實證,這是我們和他們的區別。既然人家也在實證,那麼“宣傳”活動也就沒有特別大的意義,所謂的宣傳無非是讓他們能夠自覺地主動地進行實證,從而提高實證效率。
        四、由於能夠回歸“思維根本狀態”,已經對“思維根本狀態”的情況有所瞭解,你將發現現在這種思維狀態是“思維根本狀態”在一定情況下的變化形式,因此不必強烈排斥;同時在生活中你會不由自主和“思維根本狀態”進行對比,及時發現二者的異同,並不由自主向“思維根本狀態”靠攏,隨時隨地處在實證中;

        五、回歸“思維根本狀態”前後的實證任務不同:回歸“思維根本狀態”之前你在努力擺脫現在這種思維狀態,迫切希望回歸“思維根本狀態”,但在回歸“思維根本狀態”之後你會發現實證的真正任務其實是破除習氣,是破除對“曾經擁有但剛剛失去的那種思維狀態”的懷念和留戀;

        4 、“大悲心”的心理特徵
        “思維根本狀態”的“大悲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深、柔軟、細、懸、若有所失的空悲等感覺。這些心理特徵只有在進入“思維衍生狀態”,重新回歸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後,經過對比才能發現,正處於“思維根本狀態”時是體驗不到這些特徵的;

        5 、印證<略>

        6、自我確認
        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人一定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已經回歸“思維根本狀態”,而沒有回歸“思維根本狀態”的人,即使在實證中遇到多麼美好的境界,他也一定會或多或少地懷疑自己,不敢確認自己是否已經回歸“思維根本狀態”;

        7、斷疑:回歸“思維根本狀態”後,你以前在學習和實證中所有的疑問都會一下子全部解決,再也不會有任何問題,未來需要走的路也會清清楚楚;

        8、無念、無住、無相
        無念:這裡的“念”,指的是“念頭”,而不是“思維”;在“思維根本狀態”有思維,但沒有“念頭”;
        無住:“住”指的是“執著”,指的是思維的選擇性。在“思維根本狀態”因為沒有執著心力,因此是“無住”的,是沒有執著的,沒有“選擇性思維”;但在“思維衍生狀態”,在“執著力”的作用下,一切心理現象都能發生作用,因而是“有住”的,是有“執著”的;
無相:我們一般人在心裡想事情的時候會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方式是“心裡說”,在心中不停地說話;另一種方式就是在“心中想”某種場景等,比如:在心中想天安門,這時候就會在心中形成天安門的形象,也就是微觀物質方面會立刻呈現天安門的形象,這就是“相想”。心中出現的這種形象,是建立在“執著心”基礎之上,在“執著心”的作用下,微觀物質產生相應的形象,這種形象會被特殊視力觀察到,因而是有相(像)思維;而在“思維根本狀態”,因為沒有“執著心”,所以一切思維活動都無法在心中形成形象,這就是“無相”,是“無相思維”,沒有“相想”。